逛超市時,看到琳瑯滿目的各式咸菜,拌著鮮紅欲滴的辣椒油,充滿了誘惑,想著肯定好吃,誰知買回家品嘗后,總覺似乎不是兒時記憶中的味道,好像濃烈的調(diào)料味遮蓋了原始的鮮香。
據(jù)說,咸菜腌制起源于青銅器時代,對于中國人來說,不僅是一項偉大的發(fā)明,更是一種傳統(tǒng)的中國文化。大江南北、長城內(nèi)外,幾乎沒有不腌咸菜的地方,只是可能由于習慣和地域的不同,所取食材有個別差異吧。
咸菜最初的意義是方便儲存。記得小時候,農(nóng)村沒有冰箱,也沒有反季蔬菜,想要在嚴寒的冬天和來年春天吃上新鮮的蔬菜幾乎是不可能的,因此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咸菜缸。把質(zhì)地較硬的應季蔬菜與適量的鹽充分融合放入咸菜缸,用一塊石頭壓實,封蓋后置于陰涼處,經(jīng)過幾十天的分子運動,碧綠的芹菜、清爽的黃瓜、鮮嫩的蒜苔、細長的辣椒就能在很長的時間里滋潤味蕾,紅艷艷的胡蘿卜、白生生的白蘿卜、綠盈盈的雪里蕻更是春天必不可少的重量級食材。
咸菜對一個家庭來說,是至關重要的,它關系到一家人的營養(yǎng)汲取,因而腌咸菜的手藝成為家庭主婦們必學的技能。鄉(xiāng)村、貧窮、咸菜構成一幅六十、七十年代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圖畫,咸菜的地位高高在上,咸菜腌壞了,主婦會哭鼻子的。
家里孩子多,母親的責任重大,練就了腌咸菜的好本領,僅用白蘿卜就能衍生出好幾個花樣,為了縮短腌制時間,將白蘿卜分解成蘿卜皮、蘿卜條、蘿卜片,加鹽腌制去掉水分,在陽光下曝曬至脫水,再裝入罐中加入調(diào)料,三五天就能腌好,韌性十足,脆爽入味。
七零后背饃上學的日子,因為咸菜能保存較長時間,所以咸菜與開水泡饃成了最佳拍檔,每周日返校時,一瓶咸菜裝滿母親的愛,帶走母親七天的牽掛。記得有一次,在學校不小心,將咸菜瓶打翻在地,只得無奈的吃了好幾天鹽開水泡饃。
在那個解決溫飽的年代里,中國人的飯桌上總有一碟咸菜,咸菜拌飯、粥就咸菜、饃夾咸菜。生活因咸菜而精彩,而且它還是下飯神器,有了它,饃也吃得香,飯也吃得多,有時甚至拿其當零食吃,咸中略帶酸味,讓人回味無窮,別有一番滋味。
時間總是過得飛快,電影《黨的女兒》中李玉梅用小半筐咸菜替交黨費的情景還歷歷在目,轉眼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立七十周年,科技興國,日新月異,咸菜漸漸已不再是飯桌上的主角,人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各類新鮮蔬菜,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。尤其進入二十一世紀后,健康養(yǎng)生和綠色食品成為了新時代中國人的追求,咸菜被冠以“無營養(yǎng)”之名,而且還有“亞硝酸鹽中毒”的風險,咸菜缸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。又恰逢電商時代,物流神速,海鮮對于內(nèi)陸人不再是奢望,南北雙方的特產(chǎn)也以最新鮮的姿態(tài)溫暖著彼此的脾胃,咸菜只能做為一個配角,偶爾點綴一下豐盛的美食。
咸菜從受寵到失寵,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后翻天覆地的變化,也反映出人們的物質(zhì)生活提質(zhì)上檔,但它仍舊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,依然是窮苦年代不可磨滅的記憶,更是許多老輩人難以割舍的心頭之愛。它不斷變幻著身姿,挑逗人們的食欲,仿佛在時刻提醒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!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